(资料图片)
封面新闻记者 黄晓庆
4月26日,四川省乡镇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建设现场推进会在内江市召开,总结三年来全省乡镇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试点的经验,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,全面推进乡村文化振兴,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,推动城乡融合发展。
当天上午,参会人员走进范长江文化园区、田家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、龙门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,参观范长江生平事迹陈列馆、长江书屋(甜城悦读书吧)、红糖工坊、糖业故事馆等,感受“大千故里•书画之乡”的浓厚氛围。
近年来,内江市深入挖掘文化底蕴、人文特色、历史资源,做深做实乡镇公共文化服务。大力推进乡村文化振兴“文润甜乡”三年建设行动,在全市70个镇和7个涉农街道,渐次推进、统筹实施“以文铸魂、以文化人、以文活村、以文兴产、以文聚才”五项工程。
不仅仅是内江市,四川省各市州都在积极行动,整合地方特色文化资源,通过文旅融合,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。绵阳市建成 46 个乡村旅游集聚区,通过提炼乡村文化符号,为乡镇明晰“花开四季•香满涪城”“红色青林口•神画二郎庙”“五彩花田醉杨家”“花庙陶业”等文化定位。资阳市丹山镇因地制宜打造了占地 1 万余平米的“牛背山居”农耕文化示范园,还原了乡土气息,留住了乡愁记忆。广安市邻水县围绕28 处革命遗址,优化打造 5 条红色教学路线,大力传承红色文化,赓续红色血脉。
三年来,四川各地整合文旅、体育、农业等资源,投入财政资金并撬动社会资本,采用“微改造”、融合发展等方式,新建、改扩建乡镇公共文化设施,试点乡镇融合特色文化,创新呈现形式,进一步补齐乡镇公共文化服务短板,逐渐形成了一批县域文化副中心。
今年,四川将有76个乡镇开展乡镇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重点建设,将重点优化公共文化设施布局,提升乡镇文化综合体品质,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,探索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模式。
以贵州“村BA”为例,“村BA”爆火的根本原因在于它植根于乡土,土生土长,丰富了当地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。一场篮球赛,一场音乐节,又或者是一味美食、一个故事、一个节日,在不同的地方都有不同的呈现形式。会议要求各地积极探索,挖掘本地精神资源和历史文化传统,使之与时代流行文化、大众文化相结合,带动乡村成为一个欢快和安乐的整体。
Copyright © 2015-2023 华夏体育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琼ICP备2022009675号-37 联系邮箱:435 227 67@qq.com